2016-09-07

Cape to Cape Track, Day 3

一早醒來風雨稍退。夜裡風比雨大所以帳篷外面只有微濕。聽到鳥叫想說有可能會放晴,或許不必入住 hostel,一上路就知道我錯了。風從右側海面打來,一直把我吹向山壁(還好不是反方向否則我早已落海),超難走。

迪卡儂的風雨衣很稱職的發揮作用(所以真的不需要斗篷雨衣了),因為太冷了也把遮陽帽換成毛帽。加上登山杖,頗有一種專著滑雪裝備在沙灘走跳的滑稽感。離開營地後很快走向沙灘,走了 2 km 後看到 Wilyabrup Brook 整個傻眼,我要從哪過?要踏哪?水色很暗看起來很深,流速也很急。出海口不斷有巨浪打上夏天可用來過河但現在沒入水中的石塊,濺起好幾層樓高的水花。

我又在河岸旁走來走去走來走去,慌到開始喃喃自語:這到底該怎麼辦?反正也不可能有人來救我,盤算好路線之後,把鞋子綁在背包腰帶上準備過河。一踩上第一顆石頭,出海口又打上一波巨浪,像咆嘯一樣。我轉頭對著海浪大叫「不要再打了啦!」這時候感覺到真正的恐懼。
穩住登山杖。
踏出下一步。
很好。
呼吸。
再下一步。
再...
啊幹!整個人狗吃屎跌到水裡了。


沒時間想是被沖走還是自己打滑... 我動不了,左大腿被卡在兩塊大石頭中間。略有防水功能的背包帶我浮在水面。我必須掙脫,但不能被沖走。

用登山杖撐好河底之後順利站起。水深大概到腰部高一點點而已。一方面是試圖謹慎,一方面是水流真的很急,我用很慢很慢很慢的速度往對岸移動,但要上岸又是一向挑戰。手腳並用的爬上岸之後拼命喘氣,覺得撿回一條命。這下子真的要找地方安頓一下弄乾全身了。

邊咒罵開這條步道的人是瘋子,邊被吹得歪歪斜斜的往夢想目標 Gracetown 前進。偉哉恩典鎮,有雜貨店、熱食、咖啡,是一個暫時可以遮風避雨的地方。

就在滿懷希望的在紅色岩石間穿梭時,發現有點難找路標。這裡的路標原本就不按照固定距離出現。在樹叢會被樹枝遮住,在沙堆會被風沙滅頂。在這種多岩地形,常常是釘在岩石上的一塊金屬牌。總之像在玩尋寶遊戲一樣,要找到下一個路標才知道自己在正確的路徑上。忽然我怎樣都找不到下一個。在好幾層樓高的岩壁上走動,也看不到類似路徑的東西。再站到高處一看,媽壓柱子怎麼在海平面海浪隨時打得到的地方啦?不了,謝謝,老天爺還我一條小命是讓我留著的。但不往下走又該往哪裡走?完全無頭緒。


整天沒看到人的狀況下,看到遠方有個紅點真的蠻驚訝的。跨過岩石爬過去,是個觀浪的老婦人。我說「早!我迷路了。請問哪裡有路嗎?我想去恩典鎮。」她指了馬路的方向,問我是不是在走 C2C,說昨天看到一對分別是 74 歲和 40 歲的父子,可能在我前面吧。我謝過她,說我不冒險走下面,要改走馬路了,向她道別。

十分鐘之後走進 Gracetown 的雜貨店... 
我要一杯熱咖啡,嗯,黑咖啡謝謝.... 這個包什麼啊?培根蛋啊?好我要一個麻煩你... 那這個呢?... 我要最後面那根雞腿,謝謝。還有,請問這附近有什麼住宿的地方嗎?

(其實我一早就知道或說打算好這一天我會在這裡放棄我對動物製品的抵制,消費所有我看得到的熱食...)

店裡購物的一個年輕爸爸 Alex 說有個 caravan park 蠻近的,他們住過,也不貴。邊講邊在牆上佈告欄上要找這個地方的傳單給我看。店員說可以幫我叫車過去。我說我先吃飽好了。在店外面的桌椅啃著培根蛋潛艇堡,Alex 跟兒子 Indigo 也出來吃東西。他說去年兒子生日兩人也去走了一段 C2C,非常不錯。幫我查了天氣,發現這天是天候最惡劣的一天,週四開始會變好。最後說他們順路可以載我去 caravan park,我就搭他們車過去了。櫃台說我要在這露營也可以,但我要了一間小木屋。買了洗衣粉、火柴(沒有賣啤酒討厭),換了要洗衣服的零錢,開始把自己跟裝備鞋子弄乾淨。


外面風雨交加。一切安頓好之後,泡了熱茶開了暖氣窩在床上看地圖修改行程。看不到五分鐘有人敲門... 一打開門,是 Berta!!!

她說天氣這麼差我們好擔心妳,一路開著車子打聽你的行蹤,最後 Gracetown 的雜貨店店員說妳應該住這... 天哪我瞬間哭出。

外面很冷,我請他們進來喝茶聊這幾天發生的事。原來他們沒收到我前一天的簡訊一直很擔心我。Berta 提議帶我去吃晚餐,說她跟櫃台談過看是不是能部份退款給我,讓我去住他們家。她說決定權在我,因為這裡也相當不錯。但我覺得三天下來好孤單(不敢相信我竟然會講出這種話),很想跟他們在一起。

他們開車載我回到他們位於 Dunsborough 的渡假屋,把我安頓在客房,在客廳壁爐生火讓我烤鞋子衣服。Berta 拿她的 UGG 給我穿,我們到鎮上吃飯。又是 Occy。看來這家店真的很受當地人歡迎哪。

說實話我自己思考了一下,我有沒有辦法這樣對待一個觀光客,答案是沒有。雖然說他們整週都閒閒在渡假沒有其他計畫,但這樣惦記著一個陌生人還開車到處找她不是人人都做得到。他們對我雖然好,卻沒有熱情到讓人產生壓力,反而讓我覺得這已經是認識了很久的朋友這樣自然,實在很神奇。晚上大家一起查這幾天遇到的動植物、研究氣象預報,和我一起排第二天的行程。來自柏斯的他們也順便幫我推薦了幾個景點。

圍爐對話:
Gary: 這裡跟 Camino 很不一樣吧?
Mia: 真的。Camino 人好多,我動不動就想自己一個人靜一靜。在這裡我寂寞到跟自己說話了。
Gary: 很好啊。畢竟那是唯一會聽妳講話的人。
Berta: (微白眼...)


2016-09-06

Cape to Cape Track, Day 2

帳篷裡的狀況和在台灣時很不同,非常乾燥。一打開蟲網就有兩隻蚊子飛入乾脆在裡面窩著睡袋內心默念「不要打翻東西不要打翻東西」把晚餐煮完吃完。第一天好像走了太遠,髖骨已經開始痛,沒睡好。這天 6 點起床天還沒亮,沒胃口只吃了能量棒、維他命。又窩在睡袋內心默念「不要打翻東西不要打翻東西」的煮完咖啡喝掉,上路。

上路不久看到一對輕裝的年輕父子,雖然感覺不是會走全程的人,但能看到人類或在沙灘上看到腳印還是覺得安心。他們速度很快,一直跟我保持一種有時看得到有時消失的距離。忽然兩人停下來,一付等著我要告訴我什麼事的樣子。太遠了聽不到只好速速奔過去(靠沙灘跑步好累)。那位父親指著步道旁的灌木叢說,一條蛇剛剛鑽進這裡。妳先過吧。啊,真是好人~ 但兩人過不久馬上超車然後再也不見蹤影。

前一天 Gary 一直強調走沙地有多累,我自己也體驗到了。先前看高度圖毫無起伏還暗自覺得高興。誰知道沙地行走根本就是不斷爬樓梯或踩很重的踏步機這樣,不間斷的踩上好幾個小時。沙子是濕的,不知為何 GoreTex 鞋子也沒有用。走上 10 分鐘鞋襪都濕了。中途停下來脫掉鞋襪準備過河發現,兩腳大拇趾已經起水泡,這才是第二天上午而已。


渡河是這條步道的挑戰之一。步道上除了標示柱以外幾乎沒有人造物(靠近 Lighthouse Naturaliste 的地方有一段無障礙步道。上下沙灘偶而會有圓木當作階梯),所以一趟走下來要渡過許多條河(應該說小溪),但沒有橋。夏天枯水期,出海口的岩石和沙洲會露出水面。冬天就比較有挑戰性。行前原本想穿雨鞋,想說可以應付雨天、防蛇,還可以渡河。但走過的人說水深過膝,那還是對男生而言。

剛看到 Yallingup Brook 的時候只有一個念頭。你唬我嗎?真的要叫我從這裡走過去嗎?開玩笑的吧?張望了五分鐘又沿著河岸走來走去觀察地形之後,終於接受這個事實,脫下鞋襪小心翼翼踩著少數石頭渡河。

這天天候不佳,是風雨欲來那種陰天。風很大,浪很大,出海口的水流自然很急。成功過河之後覺得我好像撿回一條命。但還來不及喘完氣,就看到矗立在眼前的高聳沙丘。要我爬上 45 度的沙丘,你又在開我玩笑?這根本是爬兩步退一步的挑戰。腳一踏入沙地,只個人就開始往下滑,只能拔出登山杖往上戳,再用力把自己推上去。這樣有點半做白功的掙扎到丘頂之後,覺得又去掉半條命。


我注意到這天浪明顯變大,海裡沒什麼衝浪者。在艱辛走過一段沙灘即將上升到樹林時,剛好一位年長衝浪者也正從海裡走上來。岸上的年輕人一直看著他衝浪,紛紛為他喝采。不管啦,我也辛苦博命演出這麼久,就當作也在幫我鼓掌好了。

進入樹林之前,原本飄著的雨絲忽然變大。拿出斗篷雨衣想穿上,但被睡墊卡住拉不下來。好不容易弄好發現長度好短,感覺是個不中用的裝備(在台灣也用不上),我要丟了它!折騰一番之後雨反而停了,這是對我好還是在整我?往上走到林中一個景色很美的 lookout,不是很餓但看看時間已經下午,感覺吃點東西可以撫慰心靈消除疲勞更快到達目的地,就選在這難得有長椅的地方試著煮碗泡麵(自己期望應該就是 comfort food)。但風太大了,我沒擋風板,水一直煮不熱。所以我就在這個風景無限好的地方吃了人生最悲劇的一餐:冷水泡麵。水是涼的,麵是脆的,油包是沒融化的。山上怎麼可能倒廚餘?我還是吃光喝光了。


按照導覽寫出來的原訂計畫,這天的午餐會在一個供應衝浪者食物的小攤子吃,Google Map 上也有它的地標和評價。但一路走來啥鬼都沒看到。後來 Gary 說那些店都只有夏天才會開,冬天只能吃自己。所以或許我的午餐會不夠。

這天上午經過了所謂的步道營地,覺得除了遍地海芋以外沒有很明顯的標示。天快暗了很怕這天又錯過營地。還好在天黑之前又看到一樣遍布海芋的 Moses Rock campsite。空無一人。土很軟。選了地方設好帳篷,在水缸濾了水,上了廁所(做好閉關一整晚的打算),開始煮食,發現爐子壞了。希望只是自動點火壞掉,買個打火機就能解決。吃了能量棒當晚餐。

海浪一樣很大聲,但風雨聲更大。晚上偶而打開燈查看有沒有進水,一切安全。土太軟有根營釘鬆開一次,修好之後傳簡訊給 Junx 跟 Gary 報平安,在地圖上寫下明日待辦事項:找住處、買打火機

夜裡風雨實在太大,反正睡不著我開始禱告:我知道錯了,我高估自己的能力,低估步道。我反省了,可以把風雨收回嗎?

明天會到 Gracetown,步道上難得經過有商店的地方。地圖看不到住處,但我應該可以在雜貨店問到然後搭計程車過去。幫左右大拇趾貼上水泡貼,發現右腳阿基里斯腱已腫起,我都忘了我有這個症頭了。在 camino 走 700 km 才出現的狀況,在這裡只花不到 60 km 就成就達成 (?) 了。

2016-09-05

Cape to Cape Track, Day 1

這天原本預計走 24.5 km,結果走了 28,天黑了還沒到營地。I don't know what happened...

早上先買了瓦斯,喝完咖啡上路。原本想搭公車為何到最後變成走過去???走在住宅區時遇到兩個老先生說你好勇敢啊就睡這個黃黃的東西嗎?送我傳教小冊子給我打發時間。很好,我就是沒帶課外讀物。心存感激的把小冊子收好。

走進 Meelup Trail 之後遇到 Gary & Roberta。Gary 拿著大砲在拍鳥,兩人認識好多種鳥,一路幫我介紹。我們在 Meelup Beach 坐下來休息吃東西,Berta 提醒我能裝水就要多裝水,Gary 決定陪我走到 Cape Naturaliste,Berta 開車到那裡接他。一路上 Gary 分享很多 C2C 的經驗、如何認蛇防蛇、沙灘要走在溼地比較好走、要帶防蚊液... 還有很多步道上的 tips、哪裡有商店、其實可以野營、袋鼠愛窩在 grasstree 這種植物裡面,擦到身上很容易沾上蝨子、步道的哪一段怎樣怎樣.... 講著講著一隻袋鼠就從我的臉前面跳過去,我整個人呆掉。接著他又教我看鯨魚噴水玩水。同一天看到野生袋鼠跟鯨魚,夫復何求?

步道對話:
Gary: 怎麼自己跑來咧?
Mia: 這種行程揪不到人啊。
Gary: 這步道其實不是妳想像中的簡單我不是在嚇唬妳...
Mia: 我一天只走 20 幾公里還好吧?ㄟ... 又不是說有什麼野生動物會攻擊人對吧?
Gary: 野生衝浪手倒是不少~
Mia:(心花朵朵開... 帥氣衝浪手快來攻擊阿桑沒關係...)


沙灘走起來真的比想像中費時費力,我們走到燈塔時 Berta 已經等很久。她準備了杯子蛋糕、草莓、熱茶,說這幾天都要吃泡飯了現在就多吃點吧,好像把我當小孩,而我跟他們大兒子生日也只差幾天而已其實。我抄了 Gary 電話,他們一直說有問題要打給他們,會開車來接我。無敵好人。道別轉身正式踏上 Cape To Cape Track 又被 Berta 叫住,幫我拍了照片。

其實上午在步道上扭到腳踝,上午還可以走但下午越來越痛,如果走在礁石上著地角度有點偏差的話真的痛到唉唉叫。一個人走加上扭傷(還一直拍無敵海景),速度好慢來不及到營地。還好出現不錯的空地,在天黑前搭好帳篷休息。第一天背最重就走了 28 km 真是要我的命,而且因為都吃 Berta 他們的食物,重量也沒減輕多少。


帳篷外面好冷蚊子又好多,完全只想在裡面煮飯吃晚餐。吃完喝杯茶連外出上廁所也不想,看一下第二天地圖就睡了。聽著海浪入眠真是不錯。


2016-09-04

Cape to Cape Track, Day 0

Cape to Cape Track 是澳洲西南角一條 135 公里的海岸線步道。今年我對海岸線似乎有種異常的狂熱,做了一些不同的嘗試:步行東北角海岸、報名阿朗壹古道、澎湖自行車環島、報名海洋志工培訓、東海岸獨木舟... 並不是每一項嘗試都很成功,但成功的經驗都讓我希望更進一步接觸海岸。

今年剛好也是我初次嘗試獨自旅行(蘇美島,又是海灘)的 10 週年。翻到 10 年前的記事,發現儘管經驗增加了、年歲增長了,自己覺得不夠獨立、太過依賴他人的不安全感絲毫未變。因此把 C2C 在待走清單上的排名拉到第一,當作今年給自己的練習。

這條步道連接北邊的 Naturaliste 燈塔和南邊的 Leeuwin 燈塔,僅少數路段與 4WD 路徑重疊,絕大部分僅供步行。除了沙灘、岩岸、各式海蝕地形,也會繞到內陸,走在灌木叢、草原和尤加利森林中。沿途僅在中點附近有一兩家雜貨店、一兩個露營車營地,以及步道專用營地。

西澳原本就是缺水的地方。步道又靠近海平面,接觸到的溪水都已經是下游,受到上游葡萄園農藥和牲口排泄物污染,不宜飲用。健行者的飲水來源以營地水缸儲存的雨水再自行處理(過濾、煮沸或藥錠處理)為主。

------------------------------------------------------------------------------------------------------------

以前看到老人旅行,都覺得這樣舟車勞頓不是很辛苦嗎?現在才發現老人很好搞定,空服員還在示範我就睡著了,巴士司機還在講各位乘客大家好,我也睡著了。就這樣一路睡到目的地。

機場 check in 的時候發現加買託運行李沒成功。地勤教我拿出一個分裝袋,和手提行李併成一袋,讓小白減到差不多 7 公斤就能上機了。登山杖先請示安檢,可當成個人輔具帶上飛機。到澳洲時有點緊張,所有動植物產品都要申報,我雖然有糧食重買的心理準備但實在很不想這麼做。申報過後我的糧食一包一包接受檢查,堅果一粒一粒的看過之後,檢疫官跟我說,這東西很好也,整理得很好... 對啦對啦...直到被妳弄亂...

一出境可能太早了沒乘客,所有公車司機人都無敵好,還教我怎麼轉車。連續坐兩班車都因為司機沒零錢找就不收錢了。因為在進行鐵路地下化工程,原本的火車路段要改搭公車,從機場出發的公車司機要求和我一起下車的小孩帶我去轉乘接駁公車。印裔的小孩一邊走一邊教我太晚不要在外面逗留啊注意安全啊之類,說這裡人都不錯啦但原住民人不好。原住民你知道吧?就黑黑的啊... 他們不好... 奇怪了你自己不也黑黑的?

順利在長途巴士發車一小時之前輾轉到了巴士站,喝了一杯 soy latte。等車時拿手冊來看,才知道台灣與柏斯真的無時差。還以為我的錶怎麼進化成自動對時了...

搭了約 5 小時的巴士到 Dunsborough,週日戶外用品店提早打烊,失策。到超市買了橄欖麵包、素火腿(我不敢相信自己竟然買了素肉,但是好像已經被制約,覺得 sourdough 就一定要配個火腿。結果還蠻好吃的)當晚餐,2 根香蕉當行動糧。這裡堅果很好買,但買了也沒磅秤分裝成每日份量。以後該想想如何到當地採買分裝食物。

為了免費 wifi 到鎮上似乎很受歡迎的 Occy 喝啤酒。和在 hostel 工作的美國人 Alex 小聊才知道房門口那些雨鞋是葡萄園工作用的。太陽一消失實在快冷死。